论坛改版,征求大家意见!!!

[复制链接]
ebayLv.2 发表于 2010-1-2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深圳福田区

不引用某些人的话了,免得别人不愉快。

极端环保人士的主要问题在于忽视群众的力量而过于强调自身的力量。

他们自己也同意,水体污染,电鱼毒鱼,外来物种入侵等等才是真正对鱼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因素,他们却不想办法从源头上遏制这些因素,反而要求我们养鱼的人少养一点,因为“剩下的不多了”。

为什么水体污染问题一直较为严重,我看原因在于社会大众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不够,只有到了无水可饮的地步才会拍案而起。对于水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予考虑。什么人会真心地为水生物的生存状况考虑呢?那就是这些水生物的朋友,水族爱好者,尤其是原生水族的爱好者。因此,应该在社会公众中间普及原生水族观赏饲养活动。这是治本的办法。

电鱼毒鱼,他们电鱼是为了好玩么?不是,是为了卖给餐馆。原因就是老百姓有这个消费需求。要治本,还是要老百姓拒绝食用这些鱼。不要相信简单的说教,贴几张海报放几段宣传片,对于喜欢尝鲜的老百姓是没用的。那么什么人会抗拒食用这些鱼呢?我知道养狗的人不喜食狗肉,养猫的人不喜食猫肉。对吧?

外来物种入侵,原因何在?一是作为观赏或者肉用物种引进,二是随意放生。作为观赏物中引进,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多数水族爱好这并不知道原生鱼类也很美,这是原生鱼类观赏饲养活动过于地下造成的,至少我就是从饲养南美鱼种转变过来的,如果原生鱼的活动得到普及,市场对于引进他国鱼类的需求就会有所下降的;作为肉用品种引进是政策失误,政策也是人定的,人难免会犯错,而且近年来物种引进行为已经变得很谨慎了;而说到随意放生,还是公众对于物种的分类缺乏起码的认识以及没有物种入侵意识造成的,如果更多的群众能够加入原生鱼类的饲养活动中来,就会有更多的人对于鱼类的分类有起码的认识,有更多的群众有外来物种入侵的意识。

 

我认为要保护环境进而保护鱼类,普及原生鱼的观赏鱼饲养是唯一有实际作用的途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 7:26: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俯卧撑的Lv.2 发表于 2009-12-3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沙坪坝区
QUOTE:
以下是引用厕所里的板砖在2009-12-31 16:34:48的发言:
之所以喜欢两江,就是因为两江提倡环境保护,如果不是这样,两江就跟众多观赏鱼网站没什么区别了。论坛之根本,还是要有自己的个性。

恩,这也是我在两江长期潜水的原因。有幸拜读了板砖兄的帖子,对板砖兄的大部分观点,小弟持支持态度,但对板砖兄的小部分观点,小弟不敢苟同。

保护应该理性的保护,不应过于极端

原生鱼的观赏性贸易是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能一概而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南宋名将吴玠,他究竟是奸臣还是忠臣呢?原生鱼的保护,如何保护?如何才算保护?如何作才能算作真正的保护?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

中国现在仍然是将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的,而对一些没有经济价值的珍惜小型原生物种是不重视的,保护更无从谈起!那就只有通过民间力量进行保护,但如果没有探索,没有深入的了解,保护便是一纸空谈!试想大家连某一物种的生活习性都不了解,那保护从何谈起呢?

中国的发展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而且就目前的形势看,这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随着政府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实施,很多偏僻的小乡村热闹起来了,但随之而来的确是偏僻溪流的垃圾增加了,水质变差了,到处开建农家乐了,而河里的鱼很可能成为农家乐的特色菜品,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一些原生品种在自然环境里自生自灭默默消亡,还不如将其从原生环境里拯救出来,通过原生爱好者对该物种进行保种行动。而原生鱼的观赏性贸易也许会成为某一非国保的原生物种得以存续的重要并且唯一方法,因为爱好者的热情会受很多条件限制,像我对自己非常狂热的鳜鱼就因家庭原因和经济条件限制仅养了1年就被迫全部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生生物Lv.2 发表于 2010-1-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山东德州
ffffffff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生生物Lv.2 发表于 2010-1-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山东德州
dddddddd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bayLv.2 发表于 2010-1-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深圳
QUOTE:
以下是引用冰月轮在2010-1-5 8:33:10的发言:

     这句话不同意,又不是没出过因暴露地点而大规模捕捞的情况,原生鱼圈里不仅仅都是玩鱼的,有商人,有钓客,人的素质良莠不齐所以也只能用最严格的控制了。

     这点在一些钓鱼圈里很常见,公布了A地,那么在近两年A地便无法再玩了,有时候自私是有道理的

 

保密的理由其实有点想当然的味道,其实想当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的。问题往往比看上去的要复杂,思考的行为需要抽丝剥茧。

 

先搞清楚什么叫做大规模。事实上真正的“大规模”捕捞,你我根本就不知道:食用为目的那种。饿乌龟发的在重庆的那一家冷水鱼市场,他们的捕捞地点是我们这些人告诉他的么?这样的市场全国有很多,他们才叫大规模。真正需要限制的是那些人,限制的方法我讲了,就是通过普及这项活动,达到提升公民环境意识,从而逐渐减少他们的消费群体。相对于改变大众食客的思想,限制饲养者的采集行为显得很微不足道。

 

钓鱼我是绝对的专家,你说得我太清楚了。既然大家也都是钓鱼的人,你仔细想想两者是否具有可比性?我看采集包括的两个概念:数量和品种。我分别说明:

  • 数量:钓鱼的人多数是为了食用,多多益善,养的人会这样么?即使是捞来卖给我们的职业的采集者,如果卖不掉,他也不会捞,对于他这即是辛苦的劳动--捞多了也不挣钱就不会捞。对他更是商业资源--职业采集人更加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决定捕捞数量的是商业行为:购买需求。再往下说我又要把商业行为详细讲解,什么市场规模、采集难度、养殖成本、决定价格因素......算了,懒得说了。总之,因观赏饲养而造成的捕捞在数量上对非濒危鱼类的种群不会造成压力。
  • 品种:确实有钓客,我就是。但是什么是钓客的对象么?除了四大家鱼之外,也就是鲮鱼罗非之类了吧?最多也就是加上马口和宽鳍。所以这个担心多余。至于商人,其实指的是职业水族采集者。只要市场对某种鱼类有需求,职业采集者总会搞得到。所以关键还是引导市场需求。作为普及资讯的推广者,只要我们在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作一个引导,在圈中形成一种舆论氛围。就可以直接引导观赏采集饲养者的采集行为,间接引导职业采集者的采集行为。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谈到舆论氛围,事实上现在两江论坛的舆论氛围我认为很有问题。发牢骚抱怨政府这些我之前说过了,现在仅仅就鱼展开话题。现在的两江论坛,在品种介绍上不是从饲养者的角度出发,专门针对品种的名称、饲养条件和难度、濒危程度加以介绍。而是在生物分类学研究者的角度加以细分。一来这对以观赏为目的的饲养者来说没什么意义。二来在饲养者心中形成了求珍求异的新态,不是“什么好看容易养我要什么”,而是“什么珍惜我要什么”,这是一种类似集邮的饲养心态。记住:强调品种细分,其实是在鼓励大家朝稀有品种进军,造成濒危品种压力的恰恰是所谓的专业角度。

 

其实问题的核心是两江论坛的定位问题。讨论到底是面向科学研究学者还是面向大众,谈论内容到底应该以是分类为主还是观赏和饲养为主。我看现在两江其实是鼓励我们这些老百姓收集鱼类标本,这是大问题。我劝饿乌龟还是把论坛的定位摆好。要面向大众,以观赏和饲养为内容,做些通俗易懂的普及知识工作。要把讨论的焦点引导到鱼缸里面来,大家相互介绍自己对于鱼缸的造景、混养、不同鱼种饲养方面的心得。不要强调分类,要强调观赏,用几种基本的常见鱼类占据了大多数人的鱼缸,从根本上降低由于集邮式饲养造成的对珍稀鱼类的市场需求。

 

我认为应该推荐几个基本品种,品种选择上要符合几个条件:涵盖各个水层,不濒危,具较高观赏价值,容易饲养,适合混养。例如:底层选择东方墨头、美丽小条鳅,壮体沙鳅,中层选择小巴、中华旁皮,上层选择宽鳍等。当然我懂的不多也没有细想,大家仔细想会有更多选择。我认为,针对这些品种,论坛本身就应该做销售,自己做或者包给别人做。有了这些原生饲养的主打品种,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对濒危物种的市场需求。而且这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人在普及活动时的鱼类来源问题。不过目前想靠这个挣大钱就不现实了。

 

网站的利润来源:普及资讯的工作必将导致消费市场发展,市场的发展会导致利润来源越来越广阔。可预见利润来源由这几个方面:一是买卖的利润。应该是在自己销售基本鱼种、原生水草、造景石头、木头和原生专用器材的同时,搭建销售平台,给更多的销售者做一个免费小广告,在他们和爱好者之间牵线搭桥,卖家多了自己的销售也会水涨船高。顺便说一下,这样等于把销售行为纳入网站舆论监督之中,卖家就不便销售珍稀品种了。二是出售广告位,这里的广告位对于品牌器材生产商来说有很针对性,只要爱好者人数多了,就一定能卖好价钱的。三是推出户外活动光盘,把从采集到建立鱼缸的过程记录下来,普及健康采集的意识,倡导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拍摄真实的风景。光盘放到户外运动用品店和一些水族商店,白送。野外采集会用到很多户外运动用品(汽车、服装、装备、摄影器材、食品、照明),利润就从这些器材制造商的广告里面来,这样的广告一定会受欢迎的。这样两三个鱼缸就可以出一个光盘,两栖缸,水草缸,鱼为主的缸,各种风格各种混搭,可以定期推出光盘,成系列就容易拉到广告。同时拍摄光盘过程中,拍摄照片和组织文字,给户外杂志供稿,赚取稿费。只要那个地方风景好没被开发,结合“自然资源科学考察”的角度组织文章,结合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自然山水环境,水生物分类,一定要有大量精美照片,稿费至少可以解决路费食宿开支,图片够好够多,收入甚至更多。到后面如果人真的很多了(养鱼的人上万),就可以出杂志,类似《AQUAGEO》那种,那样利润就大了。有了自己的杂志,再加上影视产品,以及论坛这个交流平台,那样的商业模式就是良性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了。其实,把思路朝着户外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上面展开思考,可以让个人和社会双赢的做法,真的多得说不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5 18:35:1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oot0769Lv.2 发表于 2010-1-5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东莞

开展原生鱼交易商城!(国家保护、稀有品种不纳入)吸收运行经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厕所里的板砖Lv.42 发表于 2010-1-5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福州

佩服ebay总的创业经历和人生感悟。但依然要呼吁,所有的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生态系统。通过干预而达到生态平衡,绝大部分是仅是美好的愿望。有了美好的愿望,更要有科学的精神。我爱德先生,更爱赛先生。

 

如果ebay总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那将是两江之幸,环保之幸。哪怕开一个原生鱼店,如果可以达到环保的宣传,也是原生物种的幸事。当然,前提是,筛选濒危和易危物种,不买卖。

 

至于野采地点保密,还是做成铁律吧,没有必要公开,万一有一个物种生存环境太窄,公布即是犯罪。道德永远不可能规范行为,因此才有了法律。在现在的全民素质条件下,要抑制贩卖者的捕捞,只有法律,而执法并不乐观,因此,保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olacanthusLv.7 发表于 2010-1-5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香港 汇港电讯有限公司
QUOTE:
以下是引用root0769在2010-1-5 1:26:01的发言:

开展原生鱼交易商城!(国家保护、稀有品种不纳入)吸收运行经费!

..................[em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bayLv.2 发表于 2010-1-5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深圳福田区
QUOTE:
以下是引用厕所里的板砖在2010-1-5 1:29:21的发言:

至于野采地点保密,还是做成铁律吧,没有必要公开,万一有一个物种生存环境太窄,公布即是犯罪。道德永远不可能规范行为,因此才有了法律。在现在的全民素质条件下,要抑制贩卖者的捕捞,只有法律,而执法并不乐观,因此,保密吧。

采集地点保密的问题,我的观点:保密是一厢情愿,毫无疑义的。

 

保密是为了保护那些珍稀品种,但是大多数采集地点都只是一般常见品种。说真的,有这么多既极为美丽,又极为珍稀的物种么?即使有也不多吧?那些只有常见品种的采集地点总可以公开吧?

 

可以采集鱼类的地点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很多很多个,你可以找到地点A,别人就找不到地点B么?地点A有珍稀物种甲,地点B可能会有珍稀物种乙和丙甚至还有丁。如果大家都保密,那么就意味着大家都要为自己找到独家的采集地点,反而什么珍稀品种都会被发现。如果把一些一般的品种的采集地点公布,也就没那么多人到处野采了。

 

其实一定会出现职业采集人的,因为需求终将出现,无可阻挡。总会有人在采集过程中发现一些珍稀品种的。决定职业采集人的行为的不是他们本身的道德,而是像我们一样的养鱼的人的购买行为。普及什么是珍稀什么是极难饲养,在饲养者中间形成一种消费舆论和采集意识,这才是重要的。当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自律,但是对于不自律的人,难道保密就可以杜绝他们的行为么?

 

现在的一刀切实际上逼得很多人连基本的鱼种都得到不了,可是职业采集人士呢?只要有市场,他们还是抓得到任何他们想要的品种。保密实际上对职业采集人构不成任何约束,反倒伤害普通玩家的利益。不是么?就像治理水利,堵截不行,必须要疏导。

 

但是如果极为美丽的珍稀品种,你做什么事情,包括宣传相关知识、保密采集地点,都没有多少作用,玩家也是普通人,也有私心,诱惑太大谁也受不了。但是市场规律可以解决问题。就是数量稀少难以采集导致价格高企,从而导致人工繁育子代上市。退一万步,如果有一个品种,完全无法人工繁殖,但异常美丽,且极为稀少,分布地点又极为狭窄,当地的地理环境又极容易捕捞。那么什么做法可以也无法避免该品种的绝灭。但是有这样的鱼类么?极端的假设不利于讨论出正确的结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5 5:52:1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月轮Lv.53 发表于 2010-1-5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北京房山区
QUOTE:
以下是引用ebay在2010-1-4 20:05:55的发言: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建议公布野外采集的地点。而不是一味的保密。不要以为你保密就可以了,你能找得到地点A,别人如果一定要去找,会找到地点B,甚至C\D\E。可能别人找到的地点物种更稀有。

     这句话不同意,又不是没出过因暴露地点而大规模捕捞的情况,原生鱼圈里不仅仅都是玩鱼的,有商人,有钓客,人的素质良莠不齐所以也只能用最严格的控制了。

     这点在一些钓鱼圈里很常见,公布了A地,那么在近两年A地便无法再玩了,有时候自私是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Service@cqh2o.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3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