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经验来看,室内外温差大的季节,应该实行阶段过水法,即寻找室外与室内之间的一个甚至两个中转点。前提是需要提前测温,例如:室外水温是5摄氏度,阳台或楼内走廊的水温可能会是10摄氏度,室内水温15摄氏度。提前测温制定计划后,再提前一天于中转点各放置一桶水使其达到各自位置的自然温度。分2部甚至3部泡袋,目的就是尽量减小温差徒增给鱼带来的压力,每当一次泡袋达到温度后要给鱼一定的适应时间,再进行下次泡袋,直到温度完全相等。
PS:多说两句,过水环节调温差仅是一部分,另一个重要部分似乎常被大部分鱼友忽视,即水质的过水。新鱼的水和鱼缸水等温后并不是过水的完结,水质也需要一个转换的步骤。我个人通常使用医用输液器进行水质的过水环节,这个过程的快与慢依据鱼种的耐受力而定,有些对水质变化极敏感的鱼,过水过上一整天也很正常,一些高氧鱼就需要全程打氧伴随过水的漫长过程。去部分旧水再滴定足够量新水,再去部分旧水滴定新水,循环往复,直至鱼能够慢慢完全接受新水的转变。至此,过水才能宣告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