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宠物贸易对野生龟类的影响(译)

[复制链接]
2762 2
dkfishLv.2 发表于 2003-8-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长宁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前些日子看见有龟友在讨论宠物贸易对野生龟类的影响,正好看见这篇文章就顺便翻了过来,希望有所启示。因时间仓促,错误之处请多多指教。

     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应Tortuga 公报在1993年4月所发表的一封书信。在这封信里,Scott Solar向一位先前的来信者保证不会采用“钩钓”的方法来捕捉商业用途的湾岸盒龟,他们身上带有的孔状伤口很可能是被马蝇叮咬后伤口感染所致。对于此点,我无意与之争辩。但Solar先生接着认为,任何一种会伤及动物并对它们的存活率产生影响的捕捉方法都不会被捕捉者、宠物商店的最终客户及介于两者之间任何环节的中间商所接受。我相信任何熟悉野生龟类贸易的人都会对这样的论述提出异议。尽管大多数的捕捉者可能不会故意伤害这些龟,但诸如移离自然栖息地、中途运输等简单的举动都不可避免地对它们产生压力因而具有潜在的危害性。部分捕捉者和批发商可能会关心动物福利,但这种现象并不普遍,而且良好的意图也往往会被为牟利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所取代。
     我曾经目睹过大规模的龟类商业运输,观察过存放龟的围栏,访问过部分宠物批发商和零售商,并与许多从事爬行动物贸易的人士交流过意见。
    从野外捕获的野生龟通常会被堆放在盒子、麻袋或木质柳条箱中通过汽车或卡车运往存放地点。在存放地点,它们被关在拥挤的围栏或饲养活动物的水槽中,通常无法获得干净的水源。在运往批发商与零售商的途中,它们又会再度被塞进盒子或柳条箱,直到最后到达宠物商店,它们一般被关在狭小而拥挤的水槽中,仅喂以少量的、少于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食物。
     当一种惯于独处、喜欢阳光的生物被突然从它可能已生活十年之久的栖息地中捉走,与其他龟类被一起塞进一个盒子,长达数天甚至数周地置身于肮脏的环境,暴露于高温或严寒之下,它无疑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一位曾经从事爬行动物经销的人士向我表示,他相信野生盒龟在从捕捉到运抵零售商这一环节上死亡率一般不低于20%,有时会高达50%。而在那些幸存者之间,很多都已经脱水或患有肺炎、眼部感染和营养缺乏。
     在宠物商店购买龟类的人很少能够意识到那些动物十分紧张或已患有疾病。作为一名任职于大学博物馆的爬虫学家,一些发现所购龟类罹患疾病的饲养者经常向我咨询。他们一般都没有在事先被告知正确的饲养方法。等我见到他们时,其所饲养的龟经常已经丧失治愈的希望或者只能通过昂贵且具有侵袭性的兽医手术才有可能康复。曾有人估计在100只进入宠物贸易的野生盒龟中只有1只在两年后依然存活。我所见的一切都无法让我对这一数字产生怀疑。难道这是对待一种原本在自然栖息地可以活50年、80年、甚至100年的动物的正确方法吗?
    这里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动物福利的问题。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无论是为了运动、获取肉和皮毛还是作为宠物,都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即这种开发利用是具有可持续性的。换而言之,人类扮演自然界中食肉动物的角色,猎取野生动物数量中的过剩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猎取者仍然能够保持种群稳定。但在对野生龟类的大规模捕捉中,这种假设是否仍然成立?一组来源于长期野外科学研究的数据清楚的向我们提供了答案,否。与所有遭到捕捉的野生物种相比,为与其成体的长寿保持平衡,龟类的成熟期大都非常缓慢,在孵化与幼体成长过程中的死亡率也很高。研究显示,盒龟的年死亡率必须低于年出生率才能保持其种群的存续。在良好的自然栖息地里,盒龟的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加,但任何导致成体损失率增加的外来因素都会使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因此,对任何地方的盒龟而言,可供开发利用的过剩部分事实上并不存在。
     对野生龟类大规模的利用无疑不具有可持续性。对包括龟的各种野生动物而言,自然栖息地的丧失的确是最主要的威胁。但今年来栖息地尚存但动物种群业已消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并有日渐增长之式,此种现象表明单纯的开发利用也成为主要的威胁。一些过去被认为相对安全的龟类,如红耳龟,现在正在被大量捕捉并作为食物运往海外。难道我们真的希望那些原产于本国的龟类不断的从自然栖息环境流入全球宠物商店和食品市场吗?
    对于保持野生种群数量的稳定,龟类爱好者与业余的爬虫学家有许多事可以做。诸如拒绝购买野生龟类、只饲养人工繁殖的品种。部分品种在人工环境下是很容易饲养的。请记住,如果你从宠物商店购买一只野生龟,你所作的并不是把它从死亡中解救出来,而只是鼓励经销商去进更多的货。写信要求所有州禁止对野生动物的商业开发,参与本地或全国性的动物保护组织。如果真的关心龟类,我们应当愿意牺牲自已占为己有的欲望,为确保这些野生动物的未来而努力。

本文作者Harding博士系密西根州立大学博物馆专家,长期致力于对盒龟与木雕水龟的野外研究,并因此享有盛誉。


此文转自"灵龟之家"的Alexander的贴子!!
最爱是黄缘!!! QQ:44586809 E-mail:dkfish@163.com 欢迎光临“两江水族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

leezhangLv.2 发表于 2003-8-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我觉得我自己现在很矛盾,一方面自己很喜欢龟,喜欢养。另一方面自己没有专业的知识和设备,对龟来说我家的环境像监狱!我很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kfish楼主Lv.2 发表于 2003-8-8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上海浦东新区
没有人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知识是可以学习的嘛。
只要有爱心、肯学知道、肯去了解龟,我想一定会把龟养好的。

如有需要,我可尽量提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Service@cqh2o.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3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