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玩原生鱼会不会染上寄生虫?

[复制链接]
5252 14
两江中国原生Lv.16 两江认证 发表于 2016-9-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7a9640cf04759e50cdaab3090a1ba0cb.jpg
编者:这是两江会员“水清鱼欢”提出的一个问题,他问:
玩原生鱼有会不会染上寄生虫或者增加染上寄生虫的风险?象青蛙体内的寄生虫就很多,也看到过部分鲫鱼体内有诸如白线虫一样的寄生虫,不吃原生鱼只是饲养或者用手接触。西南大学或者相关的专业人士能否答疑?谢谢

由于指名需要西南大学的专业学者进行回答,于是两江成员“鹏飞汴梁”进行了针对性解答。


解答者:鹏飞汴梁。两江中国原生“原始认证”成员。之前毕业于西南大学理学博士,现为某国内某知名高校副教授,生命实验室主任。


既然点了我大“西大”,老“西师”的将,作为经历了“西师”到“西大”转变的我,还是响应一下,其它兄弟单位的朋友或对此有见解的朋友,欢迎一起讨论。

个人接触的自然物种(等同于野生物种)涉及过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不是两江“原生”的“原生”)、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并各类群脊椎动物,也见到一些自然物种感染寄生虫的现象,譬如蟾蜍或臭蛙,我见到过肠道内有线虫,还有环节动物蛭类吸附于体表者,鱼类则有吸虫,小瓜虫等等不一而足,均未带任何譬如手套、口罩之类的护具,截至目前,本人尚未发现被以这些物种为寄主的寄生虫感染的迹象,当然,或许已经被感染,只是本人当前还未察觉。声明一点,上述接触动向一般不包括无论自然还是家养的恒温动物(鸟类或兽类)。

的确有涉水涉水生生物的寄生虫感染人的实例,而且有些颇为有名。

毛主席有个著名诗词《送瘟神》,里面有云“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呵呵,朋友们,这个小虫,和楼主问题有关联了。小虫者,血吸虫也,可寄生的人体的种类有6种,最著名的也是我国曾经流行现在似乎还有零星报道的是日本血吸虫,考虑到科普计,不掉书袋,不一一列举,并略去学名。血吸虫以钉螺为其中间宿主,经过各种发育变形分形闪转腾挪后,以尾蚴逸出钉螺体入水,可以经皮肤侵入人体,当然,如果玩家喝疫水,也有可能经口腔黏膜侵入人体。当然也无需太多担心,后来,这个病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关心下,党的英明领导下,人名群众群策群力,还是摸索了很好的预防、治疗方案,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主席他老人家又写到“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又道“借问瘟君予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血吸虫作为瘟君,已经被送走了,不怕不怕。

c326a9b512f90238293f66b9db509b09.jpg

再譬如华枝睾吸虫,这家伙的睾丸分很多叉,像树枝,故名。以下双引号内的文字来源网络,但整体不差:“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若虫卵落入水体如池塘、鱼塘等,被第一中宿主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沼螺等多种淡水螺食入,可在其体内孵出毛蚴,穿肠壁到肝脏,经胞蚴、雷蚴增殖发育形成许多尾蚴(长尾蚴)。成熟尾蚴从螺体逸出,在水中(存活1~2天)遇到第二中宿主淡水鱼、虾即可侵入体内并发育为囊蚴。终宿主因食入含活囊蚴的生的或半生不熟的鱼虾而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内脱囊,并沿胆道逆行向上至肝胆管,也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胆管内,通常需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可长达20~30年。”
华枝睾吸虫,典型的经口传染,但若不吃生鱼,不至于被感染。

24a33366e63c408e06db4dd6018e514c.jpg
结合本人的亲历,前人资料及医疗实践,对楼主的问题亮明本人观点:玩原生鱼(包括其它野采)有可能染上“涉水或涉水生生物”的寄生虫或者增加染上的风险,但几率甚小,即便感染,多能治愈,放心大胆去探索吧。


9ec0c65e5cf8bd49ae411c04b9dbc0d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浪花 +1 收起 理由
公众号编辑 + 1 微信收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4

SIX仔Lv.2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6-9-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东莞
两江就是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清鱼欢Lv.24 发表于 2016-9-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原始山区溪流、湖库环境和池塘、鱼塘等人工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密集的水环境相比较,哪种环境里的寄生虫少些?是人类参与度大的水域寄生生物多些还是参与度少的?
如果要精确的话还得检测过才知道,如果估计的话看水体的污浊度吧,有没有死鱼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08:05
坑塘虫害多,溪沟可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 15: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ngeLv.78 发表于 2016-9-1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西南宁 教育网/广西大学
不怕不怕,凡上两种皆出浑水塘坳,我等尚溪沟,无足惧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ngeLv.78 发表于 2016-9-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西南宁 教育网/广西大学
水清鱼欢 发表于 2016-9-1 15:25
原始山区溪流、湖库环境和池塘、鱼塘等人工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密集的水环境相比较,哪种环境里的寄生虫少些? ...

坑塘虫害多,溪沟可也
静水环境多还是流水环境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 15: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清鱼欢Lv.24 发表于 2016-9-1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sunge 发表于 2016-9-1 15:45
坑塘虫害多,溪沟可也

静水环境多还是流水环境多?
污浊的静水多,流动的水里鱼类身体里可能有,不误食的话应该不用担心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08: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福建地瓜Lv.55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6-9-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厦门
这个好,成为一个栏目更好。@饿乌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6-9-1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重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福建地瓜Lv.55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6-9-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福建漳州

有意义的话题,专家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eyLv.26 发表于 2016-9-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浙江杭州 华数
sunge 发表于 2016-9-1 15:43
不怕不怕,凡上两种皆出浑水塘坳,我等尚溪沟,无足惧也。

然,溪蟹蝲蛄之属,多有吸虫。不可生食。不宜贪口,是为躲避之道
入口者然之,及肤则未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07: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Service@cqh2o.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3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