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拍到的两种彼此很类似的蛇

  [复制链接]
root0769Lv.2 发表于 2011-4-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东莞
应该是同一种吧,俗称”竹叶青“  
百度
英文名:Medoggreenpit-viper      竹叶青蛇
俗名:竹叶青、青竹蛇、青竹标、刁竹青、焦尾巴。   分类: 蛇目 - 蝰科 - 竹叶青蛇属,SERPENTES - Viperidae - Trimeresur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Zhao,1977。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甘肃文县),在吉林省长白山也曾发现其踪迹。    栖息地:半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   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   适合温度:22—32度。   活动时间: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    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   食欲:视亚种与个体情况而定。   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但也视亚种与个体情况而定。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繁殖: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 生存状况:较常见。   咬伤症状: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偶尔可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竹叶青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回复

举报

饿乌龟Lv.70 会员认证 发表于 2011-4-8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小心安全。
回复

举报

孔方Lv.4 发表于 2011-6-1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江门新会区
我估计是蜕皮前后的不同。。。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滑块验证: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lj@chinanative.net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4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