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中华鲟不是常规观赏原生鱼,数量太少。感觉两江鱼友对保护这种鱼有点嗤之以鼻,或者持“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我国现在引入了太多的外来物种,除了文中提到的鲟类以外,还有南方泛滥的罗非鱼、食蚊鱼、大口黑鲈、麦瑞加拉鲮、露斯塔野鲮等等。然而对于他们的逃逸防范却十分不到位。这样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生态入侵。
再回到中华鲟,近些年长江中的中华鲟种群数量进行性下降,甚至在其所剩不多的产地宜昌江段都连续几年没监测到产卵。正如文中所说,这些养殖鲟鱼与中华鲟有着相近的生态位,而生殖隔离现象在鲟鱼中间不是那么稳定。两者一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其他鲟鱼甚至会与中华鲟进行杂交活动用基因污染其种群后代。如果真是如此所说,长江中华鲟也将受到重创甚至从此一蹶不振,留给长江的将是一江的外来鲟鱼或者一江的中华-其他鲟的杂交鲟。这就是严重的生态破坏事件!
支持农业部彻查此事!希望引以为戒,上级部门加强管理,对外来物种的引入更加慎重,对外来物种逃逸的防范更加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