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楼
如果说鳡是鲤科掠食性鱼类的巅峰之作,那么同属雅罗鱼亚科、被称作“鸭嘴鳡”的鯮就会颠覆你的想象。关于这种鱼类的资料很少,我们只知道它是一种中下层掠食性鱼类,有着独特的觅食方式,而且其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鯮(Luciobrama macrocepha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鯮属。俗名:吹火筒、尖头鳡、马头鯮、鸭嘴鯮、鸭嘴鳡、鹤嘴鳡、长嘴鳡、喇叭鱼、大筒嘴。体细长,略呈圆筒形。腹圆无棱、头细长,前部稍成管状,吻部平扁似鸭嘴形。口较小,上位,下颌向上倾斜,且长于上颌。颊部侧扁。眼小,位于头侧上方,距吻端近;眼后头长为吻长的2.5倍左右。下咽齿细长,末端微弯曲。鳞细小,背鳍起点在腹鳍上方之后;尾鳍分叉深,下叶稍长于上叶。体青灰色,腹部银白;胸鳍淡红色,背鳍、腹鳍和臀鳍灰白色,尾鳍后缘微黑色。生活在江河或湖泊的中下层,矫健凶猛,游泳力强,鱼苗时即能吞食其它鱼苗。当体长在30厘米以前,都以游弋方式在水的中上层掠取其它鱼类为食;成鱼则以长形的吻部的石缝中觅食小鱼。性极饕餮,虽消化管内已充满了食物,仍不断吞食,终至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肛(河蟹)门处挤出。生长速度较快,性成熟年龄在5龄以上,生殖期为4-7月。成熟的亲鱼于春季即上溯至江河流水较急江段进行繁殖。幼鱼期至湖泊中肥育,仔幼鱼阶段食枝角类和鱼苗;成鱼转为食鱼类,常以其管筒状的长吻在石缝或水草丛中觅食小型鱼类。
这种古怪的而疯狂的下层掠食鱼类最大可以达到50公斤,体长足以和大个体的鳡比肩。这种鱼现在处在易危状态,网上也没有有关的图片,生存状况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