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继线 于 2015-1-22 23:58 编辑
首先要说明,现在全世界鱼类里面鉴定为墨头鱼属的物种太复杂太多了,范围太广了,从非洲到西亚到南亚到中国都有,墨头鱼属只是一个混杂了很多不同类型带吸盘的野鲮类物种的属(从形态到分子研究都没有完全聚集到一起),有必要再往下区分。
仅从中国的墨头鱼物种和盆唇鱼属的形态上来比较来看,差别确实不是太大。主要区别表现在:1,墨头鱼和盆唇鱼的颏部吸盘的中央肉质垫前方有一个皱褶,但这个皱褶在盆唇鱼的比墨头鱼的更窄更小;2,墨头鱼的下咽齿为3行,盆唇鱼为两行,这个要解剖鱼体才能看到。
个人不太赞同“墨头鱼或者盆唇鱼或者盘鮈或者盘口鲮完全是趋同进化的结果”这一观点。至少这些物种都是属于野鲮类的物种,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其他鲤科鱼类比较还是比较近的。吸盘的产生倒是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是趋同,但也不是所有物种之间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在系统发育研究中还是有一部分Garra还是可以聚到一起的。
缺须墨头鱼我又查了一下资料,貌似重新划分到盆唇鱼属这一观点还没有被公认,去年年初还有云南一个专门研究墨头鱼的专家写文章把宜良墨头鱼海南墨头鱼与缺须墨头鱼合并到一个种——缺须墨头鱼呢。可能你说的这个只是一个分子生物学的结果,认为缺须和盆唇鱼比较接近吧。
附几篇参考文献吧,要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这些文章:
1. E,ZHANG et al. 2002 .Revision of the cyprinid genus Placocheilus Wu, 1977 in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Yunnan. Hydrobiologia 487: 207–217, 2002.
2. Lanping ZHENG et al. 2012 .Phylogeny of the Labeoninae (Teleostei, Cypriniformes), based on nuclear DNA 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n character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Current Zoology 58 (6): 837–850, 2012.
3. Wei-Ying WANG et al. 2014.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studies on Garra imberba and its related species in China. Zoological Research 35 (1): 2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