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鸟人</i>在2009-7-9 13:05:48的发言:</b><br/>
<p>中国动物志对短须须得描述是:须极短或缺。。。。</p>
<p> </p>
<p>太湖鱼类志与中国动物志出版的年份差不多,但对短须的描述差异很大呀</p>
<p>另:M兄能传份太湖鱼类志的文档给我吗?</p>
<p>我的邮箱:<a href="mailto:brid_man.student@sina.com" target="_blank">brid_man.student@sina.com</a></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9 13:21:58编辑过]</font></div></div>
<p>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很少讨论未明种类的原因之一,因为连个权威的,统一的,标准的参考资料都没有,讨论来讨论去也无所适从.按理说,发表该种时原始论文所描述的正模及副模标本的特征才应是该种的真实特征,而后续其它研究人员认作该种的标本特征只能是补充,如和原始论文所描述的特征有出入,应以原始论文所描述为准.问题是现在手头哪一份资料更接近原始论文的描述呢?我们又无法查阅原始论文.</p>
<p>有些资料中的记载恐怕难免有误,如鳍条数跨度4根的种类,很可能是包含了两个或更多的相似种类.我现在收集到的中外旁皮的图片资料里,明确为同种的旁皮,鳍条数种内差异最多2根,没有相差那么大的.同理,中国动物志对短须须得描述"须极短或缺"是否能做为可靠的依据呢?记得大鳍也有有须的.</p>
<p> </p>
<p>以前讨论短须和斜方的区别时,我提到过,短须应是一种雄鱼臀鳍色如大鳍,鳍式与越南,斜方接近的种类,咱们也曾怀疑过许多未明个体,都不能完全吻合,一直也弄不清其真面目,一个记载里最常见的种类却是现实中最模糊的种类.直到看到此帖的鱼,似乎有些眉目了,各方面都很象,但有无须却是个坎儿.如果动物志的记载可做为依据,那此帖中的鱼就更有可能是短须了.</p>
<p> </p>
<p>另外,最好能检看鳃耙数,这比外部特征可靠,否则真不好说短须与多鳞的区别. 我虽依名称认为侧线鳞38是个<font face="Verdana">阀值</font>,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检索里并没把它作为一条筛选指标.</p>
<p> </p>
<p> </p>
<p>----------------------------------------------------------------------------------------------------</p>
<p>太湖鱼类志的文档怎么传啊?我这儿是本书,不是电子版的,300多页呢,该不会是让我敲字敲一遍吧??</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