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比较幸运,还是先说狗吧,懂的人比较多:
第一印象:一说到狗,当地人人人都可以说上几句。
第二印象:到处是狗,但是好像不像有的地方,有一个集中的遛狗区,或者遛狗的时间。
第三印象:牵出来的狗绝对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品种,但是品相很差劲,萨摩耶简直就是狐狸,金毛不看耳朵,就是条土狗
第四印象:牵狗出来的人,也绝对够意思,骑个家用三轮车,牵出来的确是一条成年藏獒,家住50平方小平房,确是一条红泰迪和一条小鹿犬在家,
总体印象:可以吃不饱穿不暖,狗要养
可以没血统没品相,能繁殖
得到一位老人指教才知道这个原因,牵出来的几乎都是母狗,是靠繁殖赚钱用的。因为这里的人也是,既要好玩,也要赚钱,于是养狗成了他们的一个职业,并且《鸡犬不宁》中把狗画成千奇百怪的镜头,我在生活中找到了原型。不过在和几个养狗的聊天中,其实发现他们对狗的认识也不是很深入,对养殖繁育倒是很了解,一旦说到品相血统系别,有的就开始张冠李戴了,不过这个也许只是个别养狗的人,有的人应该还是很懂的。
相比较而言,我们这边的总是先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一旦养狗也将是一个品相还算不错的公狗,在一个公认的场合,大家一起玩玩,聊聊。而且在公交车上,说到狗,有人接上话,感觉是个很新奇的事情,啊~~~同志,你好。
总体说来,这个原因用那位老人的原话就不说了,不是什么好听的,不过这个氛围倒是很奇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