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夏季云南的雨水较多,滇中、东部地区持续一个多月的雨天,在全国许多地方夏日酷热难耐的时候,这里的夏季尤为清凉。来云南避暑,去山野走走,捞捞鱼、捡捡菌,采采野杨梅,观察一下山野趣闻,何乐不为?终于,这周日迎来了难得的晴天(严格说是半个晴天),在一个上午阴云密布却未降雨之后,几个鱼友相约一起,果断赌一把,驱车赴三道菁,一是探鱼,二是爬山捡菌。
车穿过县城后,一路飞驰,因今年雨水丰沛,望窗外,目之所及,皆是翠色欲滴的山梁和梯田。不知不觉间,随着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叶片进入视野,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到了三道菁,如果你沿左侧河谷徒步,会发现好多废弃的的房舍,见证着三道菁昔日作为风景区时人潮如织的盛况。如今,不再是收费景区的三道菁,展现给世人的是她更加纯朴更加天然的美。春季鸟语花香,娟娟流水;夏季山高林密,激流澎湃,隔着一座山头就能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以热烈的鼓点迎接喜爱她的人们。
收拾一番,还是大家鱼友情怀占据主导,所以决定先探鱼,再捡菌。以娴熟的抄网技术来来回回会捣弄,因河水太大,除了几只花纹较独特的黑壳虾和麦穗外并无其他鱼获。只得放弃探鱼,转而捡菌,拾得青头菌和铜锣菌若干,还有一朵牛肝菌。四个人都比不上当地两小孩捡的多,基本上是滑铁卢了,不过,采集不是目的,更多的是身心愉悦的收获。当然也有惊喜,就在同一个阳坡面上,半山腰和靠近河岸两处,各发现了一只哥斯拉蜥蜴,说明这里的生物生存环境很不错。只有真正的爬上这几座山,进入丛林,我们才能发现三道菁的真容:近河岸的阔叶灌木林,山腰的阔叶针叶混交林,中上层的针叶林。越往山顶走,地面的植被越稀疏。蕨类植物种类也是由爱湿润到耐旱的铁线蕨过渡。而杨梅树则全域有分布,果实时至七月也未完全熟透,味道酸甜可口,生津解渴,深得徒步休闲人们的喜爱。
到了三道箐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股清凉的山泉
观察地形,伺机出击
开撸吧,野采的乐趣就是游玩的过程
什么鱼?
战果不太理想,这次没有捞到云南黑线鳅,只见到黑壳虾和麦穗,鸣锣收兵。
现在该是上山捡菌了
另一条山溪
豆娘
天牛
发现第一朵青头菌,赶紧拍照
不知名的菌(仅供观赏,不作食用菌参考)
才冒出头的青头菌
啥?
再近看
哦,已经金蝉脱壳
胭脂菌(仅供观赏,不作食用菌参考)
逮到一只蜥蜴,鱼友说叫哥斯拉蜥蜴。
野性十足
放生
苔藓一族
又一苔藓
不知名的菌,就暂取名为黄盖(仅供观赏,不作食用菌参考)
又见哥斯拉蜥蜴
再坚持一秒钟,拍完放你
各种苔藓丛生
来二张鱼友合影,愉快的一天。
最后以鱼友中国虎写的一首诗作为结束语:
《野采歌》
瞅缸思远岫,抚鳞望波涛。
细雨纷飞至,愁云开复合 。
何当提罐碗,野采醉流霞?
溯溪绝峻岭,开树探琼塘。
不烦百鸟聒,不愠众鱼嬉。
清泉藏妙蒂,王孙岂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