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而盖杂行

1420 10 2017-8-2 22:42 发布者: 两江中国原生 原作者: 两江中国原生

摘要由“两江中国原生”推荐,发表于《中国水产》。 大约在读本科的时候,就听教授动物学的老师讲起,四川的北部,有一片非常美丽宽广的草原,那时虽身不能至,然早已心向往之。后来直到读了硕士,才有机会去领略四川北 ...
                                                                                                   
465c24c597dcd7319abe53cbf964b3d5.jpg
由“两江中国原生”推荐,发表于《中国水产》。
大约在读本科的时候,就听教授动物学的老师讲起,四川的北部,有一片非常美丽宽广的草原,那时虽身不能至,然早已心向往之。后来直到读了硕士,才有机会去领略四川北部草原的魅力和风情,在我学生生活中,流下浓厚的一笔色彩。
bac2ea0df9451901fc27bae3f641f0ed.jpg大约是在2006年的夏天,接到老师通知,和老师搭乘12座的金杯面包车出发,开始为期约一个月的草原之行。清晨6点从成都出发,拖着昏沉的头脑上了车,内心确是纠结无比,终于要去欣赏美丽的草原和魂牵梦绕的各种新奇植物和动物。但是对我这个从小晕车无比的人来说,接近1600公里的路绝对是个挑战。同去的师兄Z说:无事,小陈啊,你吐啊吐啊的也就习惯了。顿时无语中...我们的出发点是成都,穿群山而上,经过汶川、理县、红原县,到达若而盖县,沿途拍摄和采集标本。主要活动地点为基础海拔3500米的若而盖县,受当地林业部门委托,采集高原鱼类和两栖类作为本地基础资料调查。
沿途2天的颠簸后,我们到达地处川甘交界的某自然保护区,我们居住在当地的保护站内,当地民风朴素,能源消耗有太阳能、水电、牛粪和木材。风尘仆仆的赶来,第一次洗上太阳能热水器带来的纯自然热水,享受绿色能源带来的惬意的感觉非常良好。高原阳光强烈,大约晒上4-5个小时,就能把大约30kg的水加热到适合沐浴的水温,在没有天然气和煤炭的高原,非常实用和环保。
a29431f59994b9aaa0f5eee8e81cb5cc.jpg两栖类的采集高原环境上一般是在夜晚,白天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两栖类一般隐藏的很好,草丛中、石头下,都是藏匿的地方。高原的紫外线对两栖类脆弱的皮肤杀伤力较强。当然,对我也一样,不到3天就晒出传说中的高原红。注意防晒措施很重要。
夜晚来临,带上装备:电筒、袜子、水桶。鞋子个人爱好是穿靴子,防杂物和蛇类也能防止扭伤脚踝。袜子一定要薄的,网眼适中的。抓到蛙类后放进去扎好。透气、保水,简单而实用。但是千万注意蟾蜍类一定要单独分开装,蟾酥类被抓后心情一般都不大好,它分泌的蟾酥能杀死大部分的两栖类。如果你不想费尽力气得到一大堆尸体的话,切记这一点。晚上采集蛙类,最好在白天先把采集地熟悉清楚,水塘、河边的石块上,为蛙类出没的集中地,当然也可以通过蛙类的叫声定位。多数蟾蜍类不会鸣叫,对于这类美丽而沉默的物种,只能靠双眼和运气去发现。手电一照,多数两栖类都不会活动,屏住呼吸,把一份份惊喜收获其中...

a73100f809865bb5580c9c21e6460662.jpg理县湍蛙Amolops lifanensis,是种巧妙的蛙类,脚有吸盘,生活在湍急的水流边,吸盘用来防止自己被水冲走。更奇特的是,它的蝌蚪肚子上也有吸盘,如果你在四川理县湍急的水流中,从水中翻起一块石头,惊奇的发现石块上稳稳的吸住一个黑色小蝌蚪,那多半就是它。

d711a8ac6fd9e1bcb87eb15226b5d6e4.jpg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相对其他种类的林蛙来说,是林蛙的新成员,如血一般的腹部,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在海拔约3000米的林区溪流中。

38cbf631509b2bf7ab21b2f2d6c5e07e.jpg我们采集到了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这种鲵科山溪鲵属的动物非常羞涩,生活在水流平缓的高原溪流中,几乎只吃钩虾,平常很难见到,在翻了无数块石头和树皮和花费了大约3个小时后,终于采集到2尾。这种动物非常的怕热,只能生活在水温10度以下的水中,5-10度最为合适。一但超过,很快就会热的先呕吐,然后死亡。拍照后,放回溪流中。
秋天的高原草场无比的美丽,金黄色的草浪在秋风的吹拂下养眼无比,其中穿插的小溪流一般水深度不超过40cm,宽不过1m。千万别小看这些小溪流,其中生活大量的高原鱼类,种类繁多的高原鳅就生活在这些环境中。
27a9e6d4ec374aa97c560d34b459a5f4.jpg其中鱼类密度之高,为平原地区无法相比,当然,藏族不杀生,不吃鱼的传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高原小型鱼类采集非常的简单,用平底三角网放在下游,上游一赶,起网就可以获得。
1b407e3bd835d9dad3f7aa0c425ba398.jpg我曾经计算了一下,在一个约10m长,1m宽,0.4m深的溪流中,小型鱼类捕获量可以达到5KG之多。看似资源巨大,其实不然,高原鱼类的生长非常的缓慢,平均一年生长2cm左右,也许一条30cm的高原鱼类,生长年限已经有10年之久。高原水中鱼类能吃的资源相对较少,大量的蜉蝣幼虫,附着在石块上的藻类是高原鱼类主要的食物。在高原采集鱼类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民俗和传统,注意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752fadca688abb924ad35b29a15f51d6.jpg硬刺高原鳅,有一种特殊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它的背鳍有一根粗壮的硬刺,如果有大型鱼类想吞食它,它就会竖起硬刺,卡在大鱼的嘴里,让大鱼不得不吐出它,它也因此得名。而斯氏高原鳅是最常见的鳅类,高原分布很广。
87969fde1a0ebf8ee051565115f7423e.jpg
5d9ecf6663435f6fa9df406acea48ec6.jpg沿途的湿地虽然已经有人类的活动,但是相对打扰较少,物种丰富。
如何去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个人一点看法,保护就是为了更好的去利用。现在的保护,是为了保存家底,让不可再生的基因资源延续下去,期待有一天能够更好,更合理的去利用。不要忘记奎宁的例子,也许有那么一天,一种被人类保护的,微小而不知名的物种,能够把人类拯救于灭亡的边缘。

c2019e89631b3160e5b58c2b1c242969.jpg               
c2019e89631b3160e5b58c2b1c242969.jpg
5d9ecf6663435f6fa9df406acea48ec6.jpg
87969fde1a0ebf8ee051565115f7423e.jpg
752fadca688abb924ad35b29a15f51d6.jpg
1b407e3bd835d9dad3f7aa0c425ba398.jpg
27a9e6d4ec374aa97c560d34b459a5f4.jpg
38cbf631509b2bf7ab21b2f2d6c5e07e.jpg
d711a8ac6fd9e1bcb87eb15226b5d6e4.jpg
a73100f809865bb5580c9c21e6460662.jpg
a29431f59994b9aaa0f5eee8e81cb5cc.jpg
bac2ea0df9451901fc27bae3f641f0ed.jpg
465c24c597dcd7319abe53cbf964b3d5.jpg
2017-8-3 01:46
好贴好贴,赞一个
2017-8-3 11:37
这些鱼咋过冬呢?{:4_104:}
2017-8-3 11:58
棒棒哒!转眼11年过去了
2017-8-3 19:39
{:4_128:}
2017-8-4 10:45
真的好地方!
2017-8-4 12:52
羡慕啊,微信刚看过这篇
2017-8-6 00:40
不错。
2017-8-6 20:33
还有吗
2017-8-7 09:30
这篇考察文章写的不专业,个人感觉
2017-8-7 17:10
若尔盖今年看见驴友们去游玩,蓝天白云雪山草甸风景很好,没想到还有水生物种也具有特别,不错不错

查看全部10个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注册

相关分类

投诉/建议联系

Service@cqh2o.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两江带你看原生
  • 两江网站群
Copyright © 2001-2023 两江中国原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018879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1 渝ICP备18013588号-3 |渝公网安备50010402000244号
返回顶部